学院概况
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学院概况

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简介

一、 历史概况

学院以学校雄厚的电子信息学科为基础,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国家重大需求,聚焦生命科学与电子信息深度融合的多学科交叉领域,立足自主创新,围绕基础理论、关键技术和成果推广应用,致力于人民防病、治病、康复和健康,为探索生命现象提供高水平的科学方法和工程技术手段。我校于1990年成立生物电子学专业(全国首批获准试办的硕士点之一);1995年成立了生物医学工程系,隶属于电子工程学院,开始培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。2006年我校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、“973”首席科学家田捷教授为学科带头人,成立了生命科学研究中心。为了促进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健康发展,2009年在生物医学工程系和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的基础上,成立了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。

二、 人员构成

学院现有教职工92人,其中教师77人,教授20人、副教授30人,博士生导师27人、硕士生导师50人(含博士生导师),博士化率达100%,有海外交流经历教师占比44%。

在校学生669人,其中本科生304人;硕士研究生268人,博士研究生97人。

三、 人才队伍建设

学院现有国家级人才 2 人,国家级青年人才 3 人,陕西省人才计划入选者 8人,教育部高等学校教指委委员 1 人;拥有智能信息处理教育部创新团队、分子影像与肿瘤精准诊治陕西省创新团队等师资队伍。


四、 学科建设

学院拥有完整的本、硕、博人才培养体系,设有“生物医学工程”、“生物技术”和“智能医学工程”本科专业,其中“生物医学工程”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,“生物技术”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;建有“生物医学工程”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、“电子信息(生物医学工程)”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及“生物与医药”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。。

学院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,分设四个学科方向:医学诊疗技术与器械、脑科学与神经工程、生物医学信息工程、合成免疫工程

2020年,临床医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学科世界排名前1%。

五、人才培养

近年来,学院高度重视本科生教育教学质量,在实验室建设和课程创新改革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。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11年获批为“陕西省特色专业”、2013年入选陕西省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”项目、2019年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,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,2013年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团队成功申报省级教学团队。生物技术专业2021年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。

学院现有省级生物医学影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、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、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、省级双创实践教育基地和校级双创中心;获批国家一流课程1门,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,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,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,陕西省首批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1个,陕西省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,省级一流课程2门,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,校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。获批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、全国首批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、首批教育部国家智慧平台创新案例,各类数字资源服务全国10余万学生;获批学校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试点单位、陕西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

学院依托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和西安联创生物医药孵化器,与西安的2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,在创新型人才培养、科研和学科平台建设、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与企业开展协同创新,整合优势力量长期持续攻关,健全“生命科学”领域的创新创业支持服务体系,努力推动科研成果的应用和产业转化,力争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上实现重大突破。

学院立足学科特色和行业优势,积极探索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,构建了项目制、导师制和校企联合培养三级体系,打造以竞赛为驱动的双创实践活动平台,培育本科生创新创业项目;依托分子与神经影像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,开展全方位的校企合作,推动研究成果应用转化,拓展人才培养模式;通过学生奖学金评定等管理实践发挥能力培养的指挥棒作用,加强对学生创新素养的认可,逐步形成了崇尚创新、勇于实践的良好氛围。学院先后建成2个学生创新创业基地、形成了3个示范性创新创业团队,组织发起4届陕西“生命科学”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,承办2017年校星火杯大赛。注重医工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,学院学生近五年来获国家级竞赛奖励40余项、省级竞赛奖励70余项

六、科学研究

近年来,学院共承担和参与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、国家“973计划”子课题等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,等国家级、省部级科研项目200余项,总经费超过一亿元。在PNAS、Nature Communications、Science Advances、Advanced Materials、IEEE系列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,其中中科院I区论文占比超过10%;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0余项。获国家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(2012年)和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4项,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产出特色鲜明的研究成果。

七、省部级平台

学院建有分子与神经影像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、医学信息感知与智能诊疗陕西省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、先进诊疗技术与装备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、省级生物医学影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、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、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、省级双创实践教育基地。


(数据截止至2025年9月)




  • 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公众号
  • 生科就业信息平台

Copyright 2009-2025 life.xidian.edu.cn Inc.All Rights Reserved.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版权所有

技术支持: 信息网络技术中心 西安聚力

Baidu
sogou